在如今這個商業社會里,在各自行業里的專題研討會,或者是產品的推介會,可以說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會議上,最終會后所發表的聲明和公告都是企業今后發展和定位的重要依據。尤其是一些專業或者是成功的企業經理人所進行的自身介紹,對于企業和公司而言,是個重要的學習資料和人力資源培訓教材。所以對于企業而言,無論是一些業內的產品和服務的研討會,或者還是專家和學者的培訓會,都是非常重視,并致力于錄下來學習。
而在這方面則是對于錄像的器材和攝影師的要求極高,畢竟對于會議上一些重點人物的姿勢和發言時的表情和動作,必須要完美的捕捉到。這才能夠使得公司在之后的宣傳,特別是公司企業的領導人和專家或者是重要認為的合影能夠作為完美的宣傳材料。所以專業的會議攝影服務公司,在這方面可以提供最為貼心的服務。從錄像機和專業的照相機都能夠提供。而且在會場上從會議前的簽到到會議中,和會后的各個領導人的合影集合,都可以完美的抓拍那些經典的瞬間。加上后期完美的修片,使得會議攝影和錄像都能夠最為完美的執行。
那么,如何拍攝,才能全面、精彩地記錄會議全程呢?下面看心得分享。
首先,提前踩點。對于一些國家級或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的會議,建議攝像師提前踩點,找好機位,因為第二天參與會議攝像的,可能不止你一個人,也可能還有當地或國家級媒體等。如果你第二天才慢悠悠趕到會場,恐怕好的機位是找不到了。
其次,檢查好攝像器材。會議攝像,主要借助的工具是攝像機,專業的攝像師,一般都會提前充好電,準備好備用電池以及磁帶等。如果有采訪計劃,可能還得準備話筒和相關主持人。
最后,多角度拍攝。很多人以為,會議場面是固定的,無需挪動機位,如果這樣想,那就錯了。為了全方位展示會議,攝像師可能得拍攝遠中近景,同時對一些會議細節做特寫,當然,這就不排除要求攝像師扛著機器穿梭于會場啦,但前提是不能打擾參會者。
我們小浪雨的攝影師拍了N個大大小小的會議,因為許多會議必須去。既然當攝影師跑會場不可避免,那么,這方面的題材就該好好去研究了,讓會議照片也出點彩。為此,小編今天分享拍攝會議的一些體會和感受和同行探討一下,希望日后有進一步的提高。
一、提前到會,最后離會
拍會議其實就是拍人,會上的許多好鏡頭常常出在會前和會后。這個時候,領導和與會者的表情輕松自如,會一開始,臺上臺下就嚴肅起來了。以前采訪,不是遲到就是早退,因此拍出的畫面很呆板。后來嘗試了提前到會,最后離會,收獲頗豐。
二、帶想法拍 憑功力抓
拍會議不像拍其它有一定的隨意性,涉及到重要人物,使用的鏡頭不能有一點夸張,而且沒有辦法擺拍,尤其是高層領導和重要場合,絕對不可能,也不允許讓一個記者來導演。有時會場光線很暗還不讓用閃光燈。這就需要記者有自己的拍攝思路,憑借扎實的攝影功底來把握。不干涉被攝對象,用焦距和角度來調度畫面,把有效信息納入到鏡頭中。
三、把相機“裝”在眼睛上
進會場首先要清楚自己是來拍會議的,不是來開會的,如果遇到重要會議,從頭到尾不能坐下來,眼睛一刻不停地掃描每一個人可能出現的舉動,有時,眼睛必須長時間地貼在相機的取景窗上(有一次,接任務拍一個領導,為了拍到他講話時抬頭的畫面,我的眼睛一刻也不敢離開取景窗,遺憾的是,一個半小時的講話到最后才抬了一次頭,我整整瞄了他一個半小時,因鼻子長時間對著相機呼吸產生水氣往下滴水,結束后半個胸都濕了)。而且,還要豎起耳朵傾聽發言內容,讓自己融入到會議當中,使自己對會議的進程和所要發生的事有預見性。有的記者認為只要有一臺每秒鐘連拍8張照片的相機,什么樣的瞬間都能拿下。錯了,好設備的確重要,更重要的是鏡頭后面的那只眼睛,和長在兩邊的一對耳朵。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辈拍軗碛芯仕查g。